【聯合報╱記者陳宛茜/台北報導】 2011.04.23 03:29 am
法國在台協會包美城主任(右),昨天特別頒贈法國藝術暨文學騎士
勳章給王文興教授(左),以彰顯他對文學的貢獻。
記者周永受/攝影
作家王文興以小說揚名,很少人知道他祖孫三代和法國都有因緣,將
法國小說「茶花女」引進中國的是他祖父王壽昌;昨天他接受法國在
台協會主任包美城頒贈法國藝術暨文學騎士勳章,他表示,下階段將
把中國筆記小說引進全世界。
包美城推崇王文興不只是台灣文學界的創作巨人,也是法國與台灣文
學交流的推手。王文興曾翻譯法國文豪波特萊爾經典作品「惡之華」
,自己的作品「家變」、「背海的人」也翻譯成法文在法國出版。
王文興說,這個獎肯定台灣島上無數工作者的努力,應該是頒給台灣
的;他下個翻譯任務,是把歷代中國筆記小說介紹給世界。過去翻譯
到國外的中國小說,鮮少碰觸筆記小說,數量約有二、三萬篇。
「中國筆記小說的重要性不亞於埃及金字塔、萬里長城和羅浮宮的無
價繪畫!」王文興指出,這些小說受中國舊詩詞影響,遵守複雜的聲
律、結構,卻又以儒釋道思想解釋各朝代的人性,兼具藝術性與思想
性。
王文興娓娓道來他和法國文學的因緣,祖父王壽昌是李鴻章船政學堂
首屆學生,十八歲到法國當小留學生,返國後與林紓合譯「巴黎茶花
女遺事」,該書是法國文豪小仲馬「茶花女」首個中文譯本,後來風
行中國。
王文興說,外界認為「巴黎茶花女遺事」是由精通法語的王壽昌口述
、林紓筆錄,但他讀祖父的舊詩後,發現文字風格貼近原版,應該是
祖父翻譯的,但加掛當時已成名的好友之名。
王文興的姑媽王真是著名女詩人,五四作家郁達夫還慕名求見。王文
興的父親也曾留法,來台後卻封閉自己,不曾教兒子一句法文,吟一
句舊詩。
王文興的法國文學素養是自己摸索來的,也和祖父一樣走上文學之路
,每天也要讀幾十首舊詩詞。
王文興家族長輩告訴他,他的祖母應該是俄國人,「這是我一生中待
解的謎!」
新聞來源:http://udn.com/NEWS/READING/REA8/6291575.shtml
==========補充說明的分隔線==========
不知道現在的國文課本上還有沒有林紓(名群玉,字琴南,號畏廬,
別署冷紅生),不懂外文卻和一些口譯作者合作翻譯了百六十多部小
說歐美各國小說,其中六十多部是世界文學名著,算是引進西方文學
很大的推手(缺點是有時會刪煩和增補自己的創作)。
《巴黎茶花女遺事》在維基文庫可以讀到,用文言文讀西方文學其實
感覺還蠻奇妙的,有興趣的人可以試試看……
巴黎茶花女遺事 http://0rz.tw/G84CT